首页 | 国内行业信息 | 国外行业信息 | 国内政策 | 行业技术 | 企业动态 | 展会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技术 > 瑞典技术进中国 污泥变身清洁能源
瑞典技术进中国 污泥变身清洁能源
发布日期:2014/6/5 11:37:45

  “城市如果使用污泥做成沼气和车用生物燃气,它基本上可以供应一个城市公交车所有车辆燃料的需求量。”斯堪尼亚中国战略中心执行董事何墨池非常肯定。


  何墨池所说的沼气,属于可再生清洁能源的一种,在传统能源日渐短缺的现在与未来,这种能源的开发与应用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瑞典已经拥有生物能源(沼气)的整套成熟技术,运作流程是:从城市污水排放起,经由城市排水管道收集泥污,由终端污水污泥处理站连接xylem(塞莱默)公司水处理系统。在脱水处理后,由世界领先的IVL(瑞典环境科学研究院)技术将含有能量的泥污进行厌氧消化,经由该技术进行高效率发酵。继而由MALBERG(马尔伯格)公司进行加压提纯,加工成98%以上纯度的燃料气。最终成品可以放入加注设施,跟CNG天然气一样进行汽车的加气工作。基本上能够烧天然气的车辆都可以燃烧这种生物燃气。


  由斯堪尼亚公司生产的公交车,在燃烧这种燃料气时更加高效。普通车辆百公里需要50立方燃气的情况下,斯堪尼亚只要40立方左右。同时也保证了维护保养较低的费用。


  “实际上,类似以污泥解决交通能源的方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已经运行了将近30年,最早于上世纪80年代已经开始。” 斯堪尼亚中国战略中心市场研究与战略总监徐滔告诉记者,“目前,瑞典首都的公共交通已经基本告别了化石能源。斯德哥尔摩城市有100万人,拥有1300台公交车。在使用了整套系统之后,减低了总量90%的碳排放。”


  一年前,xylem(塞莱默)公司、IVL(瑞典环境科学研究院)、MALBERG(马尔伯格)公司及斯堪尼亚公司这几家在现代生物气体应用领域有着丰富的应用经验的瑞典企业及机构,组成联合团体,通过与中方的合作,提供高效经济的系统解决方案。瑞典环境大臣列娜叶可、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司长赵英民出席了签字仪式。


  该方案是结合瑞典整个沼气产业链的丰富经验和众多城市的成功案例,通过与中国项目实施方的密切合作,形成一整套利用废物或污泥生产沼气用作清洁公交能源,且可大规模商业化运作的系统解决方案。


  瑞典信息技术与能源大臣安娜-卡琳·哈特近日又强调,瑞中两国在绿色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合作有很强互补性,双方在相关领域的经验值得相互借鉴和相互学习。


  据哈特介绍,瑞典全国现有能源系统中有51%是可再生能源,预计到2050年可以建立一个“碳中和”的社会。与此同时,瑞典政府正在制定相关政策,以确保到2030年所有车辆不再需要化石燃料来驱动。


  相关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废水处理厂的稳定污泥处理设施占总量不到25%,其中良好的处理流程和设施更低于10%。 这意味着中国每年有100万亿瓦时的可再生能源没有被利用。此外,大部分的废水污泥采用的填埋处理方式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同时存在极大的二次污染风险。


  污泥包含大量的有机物、养分以及能源。针对中国正面临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双重压力,废水污泥的能源利用对于创建可持续发展社会将意义重大。通过污泥增稠/厌氧发酵/脱水过程可以使其稳定并减少污泥总量,同时可以产生高价值的绿色生物质能源的生物气体。如果处理后剩余的污泥没有毒性残留,亦可当作绿色的农业肥料使用。


  事实上,生物气体完全可以替代天然气作为车辆燃料。这将减少最高达90%的二氧化碳排放,并有效降低颗粒物和氮氧化物排放。吸引更多的人乘坐公共交通系统是另一个推动可持续城市公交发展、减少排放和道路拥堵的方法。


  “按照每人每天30公里的出行需求。每天产生的城市污泥可以支撑整个公共交通。每个城市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立方的泥污产生,这些本来就必须要处理。处理产生能源,其副产品还可以生成化肥,进入市场。整个方案是可以达到经济平衡的一个系统,提升环保,降低碳排放,高效污染物治理费用以及促进就业,这些都是解决方案所涉及的。”徐滔解释道。


  当然,从经济性上考虑,也不是所有地方都适合推广这种解决方案。徐滔坦承:“对于某些天然气原产地,如果购买天然气很便宜,那么每立方4-5元的生物气体应用则无法推广。而某些城市本来就要购买天然气。同时自己城市在处理泥污的同时产生了能源气体,那么市政公司也就不用花费巨额燃料费用。市政投入资金进行泥污治理,然后节省的能源又回馈市政,如果可能,再加以少量政府补贴,这个链条是可以运转起来的。”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10-88372272 E-mail:1915838305@qq.com
最新资讯
上游来水“三分其道” 雨污智能分流守卫豹
超大城市如何解决供水难题 ——广州市中心
重庆市奉节县住房城乡建委探索“党建+排水
2022年以来,山东省累计改造市政雨污合
贵州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从五方面推进城市排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国家标准《城市排
补上城市生活污水管网短板
孝感市召开地质灾害防治暨城市排水防涝工作
六安市“内外并举”推进水环境系统治理
极端天气来了能否不淹少淹?上海市水务局局
热点资讯排行
1中国一冶城建公司海绵城市专利技术获奖
2湖北两校携手推出黑臭水体治理利器
3服务“全域海绵” 赋能城市之美——亚井雨
4新型聚合物检测方法在防治水污染中的应用
5“数字巢湖”让流域水污染“标本兼治
6告别“开膛破肚”,排水管网“微创术”了解
7临沂市“黑臭河水体源头治理一体化污水处理
8美国未来20年将在污水基础设施上花费27
9跨界布局水环境治理!隧道股份环境集团揭牌
10入选住建部“智慧水务典型案例”,华为云携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 2000-2022 www.c-wat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水工业网互联网站 经营证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203225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2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