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行业信息 | 国外行业信息 | 国内政策 | 行业技术 | 企业动态 | 展会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行业 > 为了两岸人民福祉——来自淮河下游的生态报告
为了两岸人民福祉——来自淮河下游的生态报告
发布日期:2009/7/14 9:09:38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这是千百年来淮河两岸人民对淮河的赞许和美好期盼。然而近些年来淮河流域的水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地处淮河下游的江苏省政府制订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实施计划和5个专项规划。目前,淮河流域已建成污水处理厂67座,累计铺设主干管网2600多公里,日处理能力达220万吨,比2005年增长38%;2008年,江苏沿淮环保投入达到了259亿元,同比增长23%,各地政府用于淮河治污工程的新增投入达到25亿元,是"十五"以来最多的一年。截止5月底,列入国家和江苏重点断面达标方案的195项治污工程,已完成90项;江苏在淮河流域45个考核断面中,已有40个水质达标,达标率88.9%,同比增长4.8%。


  只有支流清 才能干流澈


  随着徐州日处理10万吨的荆马河污水处理厂运行后的各项配套设施的完工,徐州市的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了86%,成为目前淮河流域城市污水处理率最高的城市之一。


  徐州市环保局局长徐善春说,作为淮河流域和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重镇的徐州市,虽然经济实力并不富裕,但现在却拥有3座投入运行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一座为徐州污水处理厂,承担着日处理城市南部16.5万吨生活污水的任务,一座为三八河污水处理厂,承接了城市东部日处理3万吨生活污水的任务,另一座就是刚刚投入运行的荆马河污水处理厂,负责接纳城市北部日处理10万吨生活污水的重任。目前,3座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的实际能力己达到29.5万吨,经调查核算,徐州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了86%,远高于60%的考核指标。


  治污理念的改革和治污机制的创新,使徐州市一举破解了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与运营的诸多难题,并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建设徐州污水处理厂时投资了2亿多元之后,2004年初,徐州通过"TOT"形式,收回1.6亿元,其余两座城市污水处理厂通过"BOT"方式,由社会资本和民营资本自筹资金运作,政府没掏钱。自徐州市建立了污水处理费的收费机制之后,每吨自来水开征0.84元的污水处理费,而3座污水处理厂每处理一吨达标排放废水,仅需要支付0.80元的运行费,市财政不仅不需要掏腰包,而且还有"赚头"。


  2008年以来,江苏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赵克志2次到徐州主持治污现场会,为加快治污进程加压鼓劲;环保厅长张敬华13次奔赴徐州,沿河检查治污工程,召开现场办公会,解决治污的"疑难杂症";徐州市长曹新平3次在奎河岸边主持治污工程推进会,采取"倒排工期"强硬措施,来加快治污工程进度;徐州市长办公会也接连3次推出2条河流治理纪要,确立了水质达标目标;徐州市环保局抽出4名局长抓治淮,局长徐善春从一早徒步近30公里,沿着奎河岸边去查找各类排污口,为水质尽快达标查找问题症结。


  "十一五"期间,国家确定的徐州市2个国控断面治污工程为26项。为实现"攻城拔寨"目标,徐州市政府确定了120项治理工程,总投资20多亿元专项用于奎河、沛沿河的综合整治,全力将2条重点河流打造成"水质稳定达标、生态环境优美"的休闲、生态、景观河道。


  只有支流清,才能干流澈。城市污水处理率的提高使徐州市的污水排放大大减少,有关河流水质好转。今年5月1日,徐州奎河、沛沿河国控断面的水质监测显示,两河水质已达到国家阶段性要求。


  探索“河长制” 饮用水质好


  为保护淮河水质,地处淮河下游的淮安市积极探索"河长制",辖区内水质趋于好转,出现了"尾水归槽走,清水普地流"的景象,饮用水质大大好转。


  淮安市环保局局长张汝华说,淮安市是"一座漂在水上的城市",水域面积占到国土总面积的43%,全市共有24条河流、3个湖泊。经监测表明,目前2个国控断面和4个省控断面水质,均保持在二类至三类水质之间。


  今年年初,淮安市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实施"河长制",以强化全市河道(湖、库、塘、沟渠、荡,简称"河道")综合整治和长效管理,突出饮用水最严格的保护措施,确保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同时,还推出了"河长制"管理考评奖惩办法,实施"河长制"管理保证金制度,各县、区主要负责人每人每年缴纳5000元保证金,专门用于对"河长制"水质断面,测点的监测和日常管理工作的开展、推进、配套补助及奖惩。


  淮安市的"河长制"管理工作年度考核奖惩办法规定,年度考核优秀的予以奖励,年度考核得分在60分以下,或有河道水质恶化并且降低河道水质原有功能类别的、所增加的特征污染物考核指标监测值有2次超过国家III类水质标准的,全额扣除"河长"的保证金,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市"河长制"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进行诫勉谈话;对因发生严重水污染,直接影响自来水停止供水1天以上的,事发地县、乡实行"党政班子递交书面检讨书"和"党政主要领导人递交个人辞职书"的责任追究制度。


  目前,淮安市已建立了河长(县级)、段长(乡级)、点长(村级)的区域责任制网络,还把全市112家重点企业作为"点长",也明确了"规定动作"。在各级"河长"的带领下,全市水环境日趋好转。


  除“生态炸弹” 保调水安全


  在淮河汛期到来之际,地处淮河入江水道的高邮市成功清除了一颗"生态炸弹",多年汛期要24小时死盯的'黑液塘'终于消失了,也为南水北调的安全清除了一大隐患。


  高邮市造纸厂于1983年至1999年生产期间,由于产生的造纸"黑液"无法处理,便先后租用了龙虬镇南角村、朱家村和周巷镇薛南村3处荡滩储存造纸制浆产生的高浓度造纸"黑液",多年来,"黑液塘"总面积达到944亩,存放量为110万立方米,这种黑液每升COD达10万多毫克,PH值达到12。由于"黑液塘"位于南水北调的两条清水走廊京杭大运河和三阳河之间,便成为一颗埋藏在"清水走廊"夹缝中的"生态炸弹"。


  1999年,高邮造纸厂关闭,但近千亩的"黑液塘"还在。每年梅雨季节到来,环保局和周围的群众便夜不能寐,瞪大几十双眼睛,看护着3处"黑液塘"以防决口。曾有几次,"黑液塘"欲决堤,幸被及时采取了抢险措施。既使这样,每年还因"黑液塘"泄漏,污染了周围的鱼塘,产生严重的影响。


  "头悬着一颗定时炸弹",成了高邮人的"心中的痛"。为了治理"黑液塘",最初几年,高邮市开始对"黑液塘"进行分割,把3个大塘,分割成了一个个小塘,并加固了堤坝。为消除"生态炸弹"隐患,高邮市一度想采用"自然蒸发浓缩法"来治理"黑液塘"。但是,由于高邮市周围的年降雨量与蒸发量大致相当,导致治理周期长、进展慢、效果不明显。


  当江苏治淮进入"攻城拔寨"阶段时,尽快清除这颗"生态炸弹"成为当地重点工程。高邮市先后邀请国内外几十家治污企业来论证"黑液塘"治理方案,先后有数家环保公司进驻"黑液塘"治理,但均以失败告终。经过多轮治理方案试验和论证,高邮市最终确定采用絮凝沉淀法来治理"黑液塘",这种处理方法,每吨处理成本高达40多元,总投入达5000多万元。


  目前,"黑液塘"已基本清除,高邮市环保局正在抓紧时间进行底泥无害化处理和原址的生态修复,计划大面积种植经济林,使这里成为生态教育基地,时刻提醒人们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江都市环保局局长徐春元说,作为南水北调的源头,为实现"一江清水向北流",江都市在经济发展上作出了牺牲,近三年,江都市就否决酒精、石化、炼油等项目达65个,涉及投资额达到了35亿元。地处取水源头,这就要求要正确处理招商与选商、开发与保护、眼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现在江都市新上项目,要通过"减一增一"来促进排污总量平衡,实现增产不增污。


  为削减取水源头排污量,江都市目前已建成了4个污水处理厂。其中,城市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覆盖率已占建成区面积的90%,到"十一五"末,江都市13个镇污水处理厂都将达到"全覆盖",使集镇污水处理率达70%以上。原来江都市已经使用15年的老的垃圾填埋场,已变成了沿江生态景观。为构筑取水源头生态屏障,江都正着力打造万亩沿江风光带、万亩绿色通道、万亩田园风光带等"三大工程",充分利用引江水利枢纽风景区、邵伯湖旅游区自然保护区等生态优势,扩大花卉、苗木、盆景等生产基地生态资源,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新的经济增长优势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10-88372272 E-mail:1915838305@qq.com
最新资讯
结合城市更新加强雨污分流
实行“预防+统筹+规范+科技”管理模式,
福建全省城市排水防涝工作现场观摩会在福州
南阳市市政环卫服务中心通过“微改造” 提
南昌:雨污分流改造忙 全力拉满“进度条”
《宜昌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6月1日起
高质量监测数据支撑地下水污染防治管理工作
达标率连续5年100% 庄河全力保障乡镇
“体检”+“清疏” 衡水市城管局打通市区
长沙造排水“超级”装备提升城区防涝排渍能
热点资讯排行
1中国一冶城建公司海绵城市专利技术获奖
2湖北两校携手推出黑臭水体治理利器
3服务“全域海绵” 赋能城市之美——亚井雨
4新型聚合物检测方法在防治水污染中的应用
5“数字巢湖”让流域水污染“标本兼治
6告别“开膛破肚”,排水管网“微创术”了解
7临沂市“黑臭河水体源头治理一体化污水处理
8美国未来20年将在污水基础设施上花费27
9跨界布局水环境治理!隧道股份环境集团揭牌
10入选住建部“智慧水务典型案例”,华为云携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 2000-2022 www.c-wat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水工业网互联网站 经营证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203225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286号